深圳市民有望從菜市場買到帶有“身份證”的蔬菜。這種蔬菜都貼有可顯示農產品名稱、種植企業名稱、認證信息、產地或加工地、藥物使用、檢疫檢測等相關生產信息的條碼,方便消費者查詢購買和監管部門的管理。
據深圳市農檢站站長黃昭瑜介紹,深圳市場上的蔬菜絕大多數為外地生產,生產、加工環節的監管難度很大。為確保市民的食品安全,深圳市有關部門從去年開始著手引進全球通行的歐盟EAN條碼管理制度。EAN條碼詳細記錄了產品名稱、種植企業名稱、認證信息、產地或加工地、藥物使用、檢疫檢測等信息,這些條碼就像蔬菜的“身份證”一樣,消費者可以憑這些條碼上網查詢有關信息,政府監督部門可以利用掌上電腦在市場上隨時抽檢產品。據估算,每個編碼的成本約為8分錢。
黃昭瑜說,今年4月底,“條碼蔬菜”進入試點階段后,相關工作進展順利。按照計劃,本月中下旬,首批帶有條碼標識的蔬菜將上市。目前深圳有多家農產品生產企業有意參與“條碼蔬菜”試點。農業部門將在今后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中,全面實行條碼管理,爭取盡快在全市普及“條碼蔬菜”。
據悉,深圳是廣東最早使用EAN系統來檢測蔬菜的地區,并獲得了“中國歐盟小項目便攜基金”的資助。目前上海、山東等地已在蔬菜上使用EAN條碼系統進行跟蹤。